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南通華眾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> 新聞動態(tài)
新聞動態(tài)
鈦酸鋇的生產工藝流程是怎樣的? |
||
鈦酸鋇常見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: 固相法 原料混合:將碳酸鋇(BaCO₃)和二氧化鈦(TiO₂)按等物質的量比例進行充分混合,可采用球磨機等設備進行研磨混合,使原料混合均勻。 高溫煅燒:將混合后的原料放入高溫爐中,在 1500℃左右的高溫下煅燒 24 小時左右,發(fā)生反應 BaCO₃ + TiO₂ = BaTiO₃ + CO₂↑。 粉碎研磨:煅燒后的產物經過粉碎、研磨等后處理工藝,將塊狀或粗顆粒的鈦酸鋇加工成所需的粉體粒度,以滿足不同應用領域的需求。 草酸鹽共沉淀法 溶液配制:首先制備精制的 TiCl₄和 BaCl₂的水溶液,將兩者按一定比例混合。 沉淀反應:在一定條件下,以一定速度將混合溶液滴加到草酸溶液中,同時加入表面活性劑,并不斷攪拌,發(fā)生反應 TiCl₄ + BaCl₂ + 2H₂C₂O₄ + 4H₂O = BaTiO (C₂O₄)₂・4H₂O + 6HCl,生成草酸氧鈦鋇沉淀 BaTiO (C₂O₄)₂・4H₂O 作為前驅體。 后處理:沉淀物經陳化、過濾、洗滌,去除雜質離子,然后進行干燥和煅燒,反應式為 BaTiO (C₂O₄)₂・4H₂O = BaTiO₃ + 4H₂O + 2CO₂ + 2CO,得到化學計量的鈦酸鋇微粒。 溶膠 - 凝膠法 原料溶解:將鋇和鈦的醇鹽或無機鹽按化學計量比溶解在醇中,例如可以使用鋇鈦雙金屬醇鹽溶解在醇中。 水解反應:在一定條件下進行水解,使溶液直接形成溶膠或經解凝形成溶膠。 凝膠形成:溶膠經過陳化等過程逐漸凝膠化。 干燥焙燒:將凝膠進行脫水干燥,去除其中的溶劑和水分,然后進行焙燒,除去有機成分,得到鈦酸鋇粉體。 水熱法 原料準備:選取合適的含鋇和鈦的化合物作為原料,如氫氧化鋇(Ba (OH)₂)和具有高活性的水合氧化鈦等,并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。 反應過程:將原料溶液放入密封的高壓釜中,以水為溶劑,在一定的溫度(通常 100℃-250℃)和自生壓力下,使原始混合物進行反應。 產物分離:反應結束后,將反應釜冷卻至室溫,然后通過過濾、洗滌等操作,從反應溶液中分離出鈦酸鋇粉體。 碳酸鹽沉淀法 溶液配置與沉淀:在控制一定 pH 條件下,把沉淀劑 (NH₄)₂CO₃溶液緩慢加入到等物質的量的 BaCl₂和 TiCl₄混合水溶液中,得到高分散 BaCO₃和 TiO (OH)₂沉淀。 后處理:對沉淀物過濾、洗滌、干燥后,在 1300℃左右溫度下煅燒,得到 BaTiO₃粉體。 |